AI浪潮下的全球CIO新篇章与亚太区洞察
《2025年CIO现状调查》显示,全球CIO正加速向战略制定者转型,41%定位为"战略型",AI实施成为首要任务。亚太区表现突出:46%优先投资AI(高于全球42%)、47%计划招聘AI人才(全球36%)、74%实现跨部门AI协同。中国CIO应聚焦AI价值转化,建议组建跨部门委员会、建立ROI机制,同时注重合规(安全预算≥40%)和人才培养。报告指出亚太区CIO压力达6.8/1
AI浪潮下的全球CIO新篇章与亚太区洞察
近期,IDG旗下Foundry公司发布了具有全球视野的《2025年CIO现状调查》 。该报告基于对全球906名IT领导者及250名业务线高管的深入调研 ,覆盖了北美、EMEA(欧洲、中东及非洲)和APAC(亚太)等主要区域市场 ,为我们揭示了在全球AI浪潮下,CIO角色的关键演变、核心挑战及未来战略重心。
原文链接:https://b2b-contenthub.com/wp-content/uploads/2025/04/R-ES_State-of-the-CIO_2025.pdf |
---|
一、全球视野:CIO正迈入“战略家”与“AI引领者”的新时代
报告显示,CIO的角色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身份重塑,从传统的IT职能负责人,加速向企业核心的战略制定者转变。
角色定位:从“转型者”到“战略家”
- 2025年,已有41%的IT领导者将自身角色定义为“战略型”,较2024年的35%有显著提升 。
- 展望未来三到五年,高达52%的CIO期望能持续其战略定位,而计划聚焦于传统IT职能的比例仅为16% 。
- CIO的地位持续提升,75%的IT受访者和69%的业务线(LOB)受访者认为,经济因素和企业内部的更高可见度共同提升了CIO的地位。
战略重心:AI引领,数据驱动
- CEO的首要期望:2025年,CEO对IT部门的首要任务是“研究和实施AI产品及项目” 。
- 投资与业务目标:今年的投资焦点与业务目标高度协同,均指向由技术驱动的商业价值创造。
核心挑战:在创新与运营间寻求平衡
- 人才短缺:超过一半(54%)的CIO表示,应对人员配备和技能短缺问题占用了他们本可用于战略和创新工作的时间。尤其是在AI/ML(38%)和网络安全(33%)领域,预计将面临招聘困难。
- 平衡的艺术:76%的CIO认为,在业务创新和卓越运营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是一项持续的挑战。
- 传统职责依旧:尽管战略重心转移,80%的CIO表示,管理安全、IT运营、成本控制等传统职能性工作仍是其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聚焦亚太(APAC):更积极的AI拥抱者
报告对不同区域的数据对比,凸显了亚太地区(APAC)的独特性和领先性。对于中国CIO而言,这不仅是趋势,更是可以借力的“主场优势”。
区域差异化指标对比
领域TOP3投资/目标 | 技术投资 | 业务目标 |
---|---|---|
Top 1 | AI/机器学习 (42%) | 数据资产变现 (38%) |
Top 2 | 安全与风险管理 (34%) | 满足合规性要求 (35%) |
Top 3 | 数据/业务分析 (31%) | 改善客户体验 (35%) |
注:北美AI投入偏低因预算优先安全(35%);▲代表亚太优势项 |
---|
中国CIO需特别关注点
报告特别指出了亚太地区在某些方面的突出表现,对于中国市场的CIO而言,这些趋势尤为值得关注:
更强的数字化转型领导力:
- 与北美类似,亚太地区85%的CIO表示他们正在领导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计划 。
对AI的重视程度更高:
- 投资意愿更强:46%的亚太区受访者将AI/ML列为优先投资项,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42%。
- 预算增长主因:在亚太地区,推动IT预算增长的首要原因是“对AI项目、产品和服务的额外投资需求”(37%),这一比例高于其他地区。
- 人才布局更早:47%的亚太区CIO计划在今年招聘AI/ML相关人才,远高于全球36%的平均水平。
业务与IT协作更紧密:
- AI应用协同:亚太地区74%的受访者认为,其IT部门与业务部门在生成式AI(Generative AI)的应用和用例上保持着高度一致,这一协同水平高于全球68%的平均水平。
- 外部应用导向:69%的亚太区企业倾向于将AI应用于面向客户的场景,显示出利用AI提升客户体验和外部价值的强烈意愿。
CIO的业务领导者角色更获认可:
- 高达60%的亚太区CIO将自己定位为“业务领导者”,即主动发现业务需求和机会,并就技术选型提供建议,这一比例显著高于北美(47%)和EMEA地区(39%)。
三、 破局之路:中国CIO的2025行动路线图
结合全球趋势与亚太优势,中国CIO应制定清晰的行动路线,将战略地位转化为切实的商业价值。
战略聚焦
核心目标:将AI投入转化为营收增长(数据资产变现38%)与客户价值(体验升级35%) |
---|
执行清单
领域 | 关键动作 | 亚太标杆参考 |
---|---|---|
AI战略落地 | 1. 组建跨职能的“AI价值实现委员会”(IT+业务+财务) 2. 建立AI项目ROI追踪机制,每季度审视其在“数据变现”和“客户体验”上的贡献。 | 对标金融服务业,其80%的业务线高管积极推动AI产品 |
组织协同 | 1. 为核心业务部门(LOB)设定与AI应用相关的KPI,激励其主动拥抱技术。 2. 试点“技术-业务”人才轮岗,培养既懂技术又懂场景的复合型人才。 | 亚太区74%跨部门AI协同 |
风险控制 | 1. AI项目内置安全合规沙盒 2. 安全预算占比≥40%(参考医疗业) | 北美合规驱动预算↑35% |
人才攻坚 | 1. 变被动招聘为主动培养,与高校或机构共建AI人才定向培养计划。 2. 推广使用低代码/无代码平台,将宝贵的IT人力从基础工作中解放,聚焦高价值AI创新。 | 高科技企业49%成功招聘AI人才 引入格具备AI能力的企业级低代码开发平台(如活字格) |
资源与时间的“精准制导”
- 预算倾斜:将主要预算投入到AI/ML和网络安全领域 。同时,可考虑适当压缩在多云管理(20%计划减少投入)和云迁移(19%计划减少投入)等已相对成熟领域的支出 。
- 时间管理:主动将更多时间投入到AI/ML相关计划(75%的CIO计划增加投入时间) ,并有意识地减少在供应商谈判、成本控制等运营琐事上的时间消耗 。
结语:抓住机遇,定义未来
2025年,对于中国CIO而言,最大的机遇在于借势。
借助亚太区在业务领导力认可度 (60%) 和AI协同基础 (74%) 上的全球领先优势,我们完全有能力在AI时代实现超越。
破局点在于聚焦:
- 短期:
- 在客户体验(参考零售业56%用AI分析客户行为 )和数据资产变现(参考制造业48%聚焦此项 )这两个高价值场景,快速验证AI的商业价值,建立标杆。
- 长期:
- 通过“人才定向培养”和“安全合规前置”,引入具备AI能力的低代码开发平台,构建可持续的AI核心能力,主动规避全球普遍存在的38%的人才缺口 和日益收紧的合规风险 。
特别提醒:报告显示,亚太区CIO的平均压力水平高达6.8/10,建议大家通过合理授权(如考虑设立专职的首席AI官)平均负荷。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